最新目录

中国文物流移美国之谜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2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跨国组织犯罪部门负责人强生把361 件中国文物转交给中方代表。这是美国归还中国文物最多的一次。该局透露,联邦调查局探员搜查了91岁的米勒位

2019年2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跨国组织犯罪部门负责人强生把361 件中国文物转交给中方代表。这是美国归还中国文物最多的一次。该局透露,联邦调查局探员搜查了91岁的米勒位于印第安纳州家中,缴获7000 多件文物。实际上,调查人员从米勒的农舍中移走了超过4.2 万件文物。这些文物是他过去60年在世界旅行中收集的。由于米勒已去世,调查人员无法得知米勒是如何收集、运回这些文物的。

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藏在美国,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47个国家的200 多家博物馆藏有167 万件中国文物,其中美国博物馆收藏最多。除了博物馆收藏外,美国还有许多私人收藏者。纽约时报前记者及主编麦尔2015年出版《中国收藏者》一书显示,早在1785年,美国商船就开通了纽约至广州航线,美国商人就在中国收集中国文物,其后许多职业探宝人或组团或接受派遣前往中国收集。

据文物拍卖公司和征集者透露,中国文物主要由四类人带到美国:美国传教士、驻华军人、文物收藏者以及早期移民美国的中国高官、富人和皇族等。

FBI 探员搜查米勒藏宝地点,查出7000 件来路不明的文物

FBI 探员在米勒家中搜到7000 件文物。图为当地大学学生帮助处理文物

91岁藏家 非法运入美国

据印地安纳星报网站报导,联邦调查局探员在米勒家中发现,他收集的中国文物包括陶器、雕塑、盔甲、雕像和工具。由于这些文物没有出入境纪录,调查人员推测,“米勒的文物是非法的或不正当的”。

米勒在印地安纳州鲁西郡长大,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陆军预备役,自称“帮助制造原子弹”。他在印第安纳波里斯市的海军航空电子中心工作期间,与他的教会一起旅行,并参与考古挖掘。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勒带回越来越多的文物。米勒将它们分别藏在家中、另一栋空屋以及他的其他物业中。

美国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小组探员卡本特没有透露米勒究竟是如何把文物带进美国,只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边境管制比较宽松。卡本特说:“物品运回美国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至1970年代,当时很容易带着文物进关。”他说,海关需要处理很多威胁,包括寻找枪支、毒品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许他们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培训来搜查文化财产。

联邦调查局在2013年收到举报,已经与米勒面谈了几个月,并在2014年4月去米勒家搜查。不过,米勒在调查一年后的2015年去世,因此没有受到指控。卡本特解释,“调查完成前,米勒就去世了,而且米勒一直与联邦调查局合作”。

主要途径 由美国人带回

曼哈顿爱嘉福拍卖公司是美国第一家艺术品网上拍卖平台,由美国知名艺术品鉴定专家梅森于2003年创立。该平台德州分公司负责人梅森三世(Lark Mason III)说,公司主要拍卖中国文物,拍品来自藏有中国文物的美国家庭。

他说,其父梅森1979年至2003年在苏富比拍卖公司担任鉴定师、中国艺术部高级副总裁,曾翻译中国明代家具专家王世襄的著作。“他1996年就参加公共电视台(PBS)的全国鉴宝电视节目,成为美国的知名专家。”因此,许多艺术品收藏者认识他的父亲,若要出售藏品,会先给他父亲打电话。

这些收藏者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曾经去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传教士长期在中国生活,平时收藏文物,一旦回到美国,就把这些东西带回美国。第二类是二次世界大战时驻在中国的美国军人。“抗战胜利后,他们回国前,因为中国艺术品很便宜,而且每人可以免费带东西,于是许多二战军人及其家人带回许多中国艺术品。”第三类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人开始前往中国购买艺术品。第四类是在美国住了很多年的华人移民,据说有的是国民党的高官后人,有的是清朝皇族的后代。“有人先把东西带到台湾,后来又带到美国。”

他经常接到这些收藏者后人的电话,邀请他去他们家里看藏品。他说,常有“惊人发现”。有一次,他去一个收藏者家里,主人正在忙,让他随便看看。“我一看,我坐的椅子是黄花梨的。”那家人还说,如果看不上,就准备把这些东西当作垃圾丢了。

还有一次,他应邀去一个收藏者的女儿家里看画,打开一看,吓了一跳。“第一张画是齐白石的,第二张画还是齐白石的。”另外两张画是李可染的。这个收藏者说,1942年,她妈妈去中国参加抗战,从齐白石手里买下这些画,当时花了20美元,加上李可染的两幅画,一共才30 美元。“我付给收藏者女儿二、三十万美元。”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网址: http://www.wgwxyjzz.cn/qikandaodu/2021/0121/418.html



上一篇:超越“简化”,摈弃“放大”*——关于当代中国
下一篇:文化之“壤”繁育产业巨树——元泽基金与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投稿 | 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外国文学研究版面费 | 外国文学研究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